新闻

陈生强:普惠金融的商业逻辑

发布时间:2017-06-08 浏览次数:

京东金融首席执行官陈生强指出,要做普惠金融,必须找到低成本、可持续的模式。经济学中,企业成本有一个划分维度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成本结构的不同,使得经济实体所能服务的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也完全不同。如果金融机构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高,那么只能去服务高收入人群和高价值的大公司。反之,则相对没有边际的限制,可以快速复制,覆盖更多群体。目前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症结在于变动成本高,而科技正好可以助力金融机构改变成本结构,并通过贷前、贷后管理降低信用风险,优化服务能力

用科技降低三大变动成本:一是科技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触达到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人群。通过将这种场景开放给传统金融,就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二是科技公司可以在生活消费和产业交易场景中获得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真实反应了客户需求和实体经济的产销情况,通过这些数据+风控技术可以去做风险管理与风险定价;三是在流程运营层面,科技公司可以基于更好用户洞察能力、产品洞察能力,实现从客户申请、授信、放款、贷后的全流程贯通,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极大地改善客户体验。

陈生强还介绍了京东金融实践普惠金融的经验,以及其如何为金融机构提供助力。一是在批量获客方面,京东金融基于京东数亿用户的基础以及电商交易场景,2014年推出了业内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切入了传统金融不便触的弱信用人群或较低收入群体;二是在风控方面,依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风控。智能风控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几乎就不再产生变动成本;三是流程运营方面,以农村金融的养殖贷为例,帮助养殖户建立了一套现代化农业养殖管理体系,提高了整个贷前、贷中、贷后的流程效率,也降低了信用风险。

陈生强认为,未来的金融服务要形成一个“O+O”的模式,即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放眼全球,传统金融拥抱新兴科技,利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开课日历
LEARN MORE 了解更多
高级搜索 公开课程 师资团队

咨询电话:86-10-62799555

微信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