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企业停摆,这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无疑是“至暗时刻”。为了应对疫情影响,战胜种种不确定带来的困惑和迷惘,科学企业家班四期班的同学们决定群力群策,共渡难关。
从2020年2月14日开始,科学企业家四期班开展了“科4云茶馆”系列线上分享课程。由佰融控股董事长、科4学委刘实同学牵头,以外部邀请的重量级嘉宾和班内学员分享的形式,分别就疫情对企业和产业的影响、对投资机会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助力同学们深化对市场的理性判断和认知,从中找到方向,找到信心,更加从容应对变化,带领企业逆势昂扬,穿越寒冬迎春来。
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过去三场分享中的重要观点:
跨越新冠的长期拐点

叶松
国联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曾创立新宝集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去年下半年,我们的研究就曾发出提示,全球传染病可能长期上升,不是一个短期事件,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新冠疫情确立的是全球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
叶松认为这次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将远远超过预期。本次疫情完全不同于03年的SARS,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中国内外需同时在放缓,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与2003年截然不同,甚至是逆转。
首先,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出口国会面临贸易收缩、产业会加速转移的过程,去产能和进口替代会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美国对WTO贸易体系的改革诉求强烈,WTO体系面临全面出击的情况,中国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出现急停的情况。二是中国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内需会持续偏弱。三是在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全球政策和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中国的政策是否再次选择大规模刺激,我们再次扩大债务规模可能会引发外部政策措施超预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空间都很有限。
近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墨加协定》的达成,该协定不仅仅包括这三个国家,而是意在打造一个新的全球贸易圈,就是新的美元圈,来替代WTO。在这个新体系里,美国具备更好的掌控力,全球贸易规则出现的长期变化对企业布局至关重要。美墨加协议提出的去补贴、压缩国企等谈判先置条件度身定制的意味明确,中美的平衡将提速——美国的经常项目会改善得很快,我们的经常项目会恶化得很快,美元短缺会在亚洲愈演愈烈。
这是一个内需和外需叠加的拐点,只不过以前大家都觉得这个拐点可以等,可以控制,恰恰这场疫情决定了这个拐点突然降临。
疫情对即期经济影响是巨大的。一是物流体系基本被卡住了;二是资金流的停摆和断裂,企业支付风险变得非常突出,而且在蔓延。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货币政策即使想放松,传导也非常困难。
出口下滑,投资下降、产业转移,就业萎缩以及疫情成本,会导致财政收入萎缩,限制政策的发挥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凡是出现重大疫情的时候,各国都会出现通胀的情况。民生艰难的时候推动通胀政策的发挥空间是有限的。
另外,疫情发生和治理过程对中国的中长期发展也会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事件。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的投入会增加;公共政策管理的机制会改善;产业深度调整。经此一役,普通人和企业的生活、运营习惯也会出现调整,推动长期的消费、科技产业升级。
给企业家的建议:1、保持良好流动性;2、加强精细化管理;3、升级管理模式,让组织更敏捷,在组织内找到需要的核心才华。
疫情影响以及5G时代的互联网娱乐

旷实
广发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
一、疫情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短暂插曲,线上加速替代线下
旷实认为,疫情对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活跃度有着明显的催化作用,全网用户在线时长持续攀升。其中结构化的变化有:
1)短视频和游戏行业是最大赢家;
2)新闻资讯类的应用提升非常明显;
3)社交类的时长占比则受到了短视频的一定程度挤压;
4)长视频也是此次疫情和假期的受益者,优质内容是长视频App获得忠实会员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5)在线教育是这次疫情之下爆发的行业热点,在线教育用户大增。
二、站在4G的末尾看流量大变局
值得关注的是4G到5G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主要媒介的变化。旷实指出,从PC到移动,互联网有两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通信领域从原来的开放协议走向了单一公司标准下的消息投递模式;二是内容分发由原来的“Web+链接”的模式走向了更加封闭的“App+API接口”的模式,互联网走向了更加封闭的一面,垄断程度加深了。所以,站在4G的尾巴上看To C移动互联网流量分配结构,会发现多数细分领域里面形成了赢家通吃的局面。
新冠疫情深度触发短视频App的信息流通功能,将逐渐成为帮助用户传递信息的工具,预计未来职能将从娱乐拓展至商业、政务、科普等各个垂直领域。
三、站在5G的十字路口看未来可能的C端场景
旷实指出,5G可能带来的变化在于传播结构变化以及“Influencer”圈层化明显。人类历史上一直在解决“能源分配”和“信息分配”两大问题,而信息的分配方式将决定商业社会的组织结构。在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最终可能将衍变成大平台套小平台,以及在平台上生存的一个个合伙制模式。
1)垂直行业的个性化和Influencer直播电商化;
2)云和大数据成为基础设施,交易平台巩固优势;
3)一切皆云化,比如云游戏;云游戏远期可能有几百亿元甚至更多的增量空间;根据5G手机的出货量推测杀手级云游戏应用可能出现在2021年;一些云游戏App有着极大的机会。
四、投融资角度来看一级市场变化
在旷实看来,一级创投市场已经逐步进入战略并购而非VC/PE驱动阶段。2019年一级融资市场或首次迎来金额和交易量的双降。从季度口径来看,融资交易数量在2015年第三季度触顶,而整体融资金额在2018年第三季度触顶。重回VC好时光只能期待5G带来的变化。
五、在线教育行业:2019 年以来在线教育爆发供需两旺
旷实认为,目前在线教育在技术的推动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2000年之前的萌芽期;2)2000-2010年的在线化时期;3)2010-2016年的商业化时期,商业模式创新,野蛮生长;4)2016年之后的盈利探索阶段,更加理性,在线教育市场份额在这个阶段将会不断集中,形成盈利模式。
尤其进入2019年,在线教育行业热度持续走高,主要与直播技术的成熟,以及受众对于直播这种形式日渐接受有关。在线教育在这个时点爆发是互联网行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要点:流量是基础,转化率、留存率是关键,仍需回归教育本质。从流量导入来看,现阶段互联网烧钱抢流量打法奏效,占领入口班市场份额;从付费转化来看,长期正价课学生人次增长依旧依赖好教研。疫情之下,学生只能通过在线的方式接受教育,机构在此期间获得大量流量,流量导入的效果比投放巨额广告费还要更好,但是疫情之后各家还是需要比拼教育品质。
当前来看,K12在线教育是在线教育行业中发展空间最大,也是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最大的细分领域。从需求基础来看,近五年K12在读学生人次均能维持在1.7亿+的水平。所以在当前时点,在线教育行业不用担心需求问题,尤其下沉市场有足够大的需求空白尚未被满足。
放眼长远,重“新”出发
——中国权益类投资的中长期视角及2020年的投资策略
靳天珍
煜德资本董事长
靳天珍指出,今年前两个月,资本市场的分化很大。恒生指数和上证的各种指数都下跌了5-7个百分点,但是创业板一枝独秀,涨了15个点。中国股市的结构性也比较明显。今年疫情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后期市场变化会比较大,短期的市场很难预测。
过去20年,中国经济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及财富实现经历了不同阶段。中国经济真正的崛起是从加入WTO开始,经济增长的模式是由出口和制造业驱动,资源配置主体是银行,所以2000年到2008年的财富实现的方式是做外贸和做制造业。2008年开始制造业的ROE降到谷底,我们切换到了房地产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配置的主导方是地方政府和银行,所以2009年到2016年财富实现的方式是房地产相关。2017年到18年,房地产量和价都基本见顶,预示着行业已经走过了成熟期。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也是必须切换到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而资本市场将是资源配置的主角,未来财富实现的方式将是证券投资。
另外一个观察指标是外资投向,自2019年开始外资投资A股的资金已经超过了房地产和实业的总和。通过证券投资来分享目标行业龙头企业的成长。所以从大类资产配置和财富实现的角度看,资本市场的好时代来临了。
中国产业竞争力:世界危险重重却又日新月异
靳天真举了两个公司的例子来说明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一是大而强的中国制造,典型的案例是华为,竞争力的核心是中国市场+工程师红利+企业家精神+产业链协同。靳天真以4G基站为例来说明中国的市场容量有多大——中国有544万个,是美国的十倍,几近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华为只要拿到中国市场的60%,然后全球其它市场的30%,就达到研发投入最经济的市场规模。
另外一个是小而美的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是全球市场+高效响应+产业链效率。一个案例是杭州的创意文具。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构成了资本市场的投资标的。
靳天真最后总结,要正确认识证券市场的基本特征、周期性和结构性;同时要认知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关键是要面对未来配置资产:硬科技、新兴服务业、互联网软件、医药医疗。
接下来两周,“科4云茶馆”还将如约而至,继续展开 “新冠病毒从免疫学角度的解读”以及“大数据与光储存技术”话题的讨论。让我们拭目以待,持续关注,学院也会持续跟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