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回顾 | 重量级“银行家”做客清华五道口银行家课程

发布时间:2021-07-16 浏览次数:

七月的银行家课堂星光熠熠,课程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银行家”——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和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祖继,与同学们分享他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姜建清: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问题要树立从“治病”向“治未病”转变的理念

时隔一年,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老师第二次来到银行家行长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历史与未来”,在连续执掌中国工商银行16年的过程中,姜建清老师经历了中国银行业从“技术性破产”到股改、上市,再到发展的“黄金十年”,对不良资产问题深有见地。

姜建清老师首先从历史上一桩由不良贷款引发的“大而不能倒”案例——美国大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危机展开,指出对银行业而言,确定合理的风险偏好、加强风险管理是银行战略决策必须始终关注的永恒的课题。

他建议银行及监管机构应关注信贷存量的问题,要从现在的增量管理走向流量管理。流量管理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低僵尸企业数量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越来越大,从增量管理逐步发展到增量、存量收回并举,最终发展到以流量为主、少增量的管理方式一定是一种趋势。

对待不良资产问题,姜老师建议要标本兼治,既要清收处理好已有的不良资产,更要树立“治未病”的理念,“锻造一个健康的‘体魄’之外,就是要经常进行体检,小病早医”,从战略定位、公司治理、风险偏好、信贷文化、资产组合和优化配置、信用审批和风险管理等多维度着手,有效防止不良资产的发生和演化。

在互动环节,姜建清老师再次强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体现了银行的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是需要时间检验的。“搞商业银行就是跑马拉松,不是100米跑得快一点就行了,而是要持续地跑下去。银行家要均衡好你的力量。”

王祖继:职业银行家要有宏观视野、家国情怀和专业精神

作为一名金融老将,王祖继老师兼具银行高管、金融业监管者和地方政府官员角色,在其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有大半时间都扎根在银行业,其中任职建设银行期间,在推动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打造智能运营体系和精细化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梳理了西方公司治理的内涵演变并比较了中西公司治理方面的差异后,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内银行公司治理评估方法:CAMEL(即资本充足性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状况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并以包商银行为案例围绕公司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管问题予以分析。

下午的课程围绕“职业银行家的领导力”这一主题展开。与管理工作不同的是,领导力更多地强调以非强制性手段形成共识和聚集力量,使企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过程。王祖继老师强调了企业文化及其传承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领导班子调整后,坚持把传承和发扬作为工作的主基调,并以建设银行某分行领导力为案例,探究领导力与管理恰当组合后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的最后,王祖继老师结合自身近四十年的银行工作经验,总结了作为银行家的基本理念:为客户、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是办好银行的基本理念,而办好银行,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是银行家的职责操守。他特别指出,银行家要有宏观视野、家国情怀和专业精神。

在参访环节,同学们来到了学员企业——金融壹账通,通过参观展厅和与公司高管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金融壹账通在智能普惠金融、智能语音等金融科技领域助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

清华五道口银行家高级研修课程自开办以来,秉承五道口师承业界的办学理念,除上述两位知名银行家外,课程曾邀请中国农业银行原行长张云、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等商业银行掌舵者亲临课堂,为同学们提供开拓全局视野、感受大家风范的机会。新一期银行家课程将于10月启航,欢迎加入!

 

开课日历
LEARN MORE 了解更多
高级搜索 公开课程 师资团队

咨询电话:86-10-62799555

微信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