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GPT与AI 2.0,如何引领全球竞争?|数字中国二期第七模块

发布时间:2023-06-01 浏览次数:

人工智能(AI)2.0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相互交织的两条线:一边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从1.0走向2.0阶段,越来越多地进入物理世界;另一边是美国挑起针对中国的科技战,对全球化造成巨大影响,世界从“慢全球化”滑向“逆全球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未来何去何从?

2023年5月20-21日,清华五道口「数字中国」企业家课程项目,邀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人工智能学域主任、讲座教授熊辉,讲授GPT与AI 2.0的前沿发展与产业应用。

朱民老师曾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课程中,朱民老师以《跨越ChatGPT:大模型和AI 2.0的未来》为题,介绍了人工智能正在从以编程和软件为中心的1.0阶段走向以数据为中心的2.0阶段。

(图为朱民老师授课)

朱民老师介绍说,人工智能正在走向控制、管理和优化物理世界的运行,“从虚向实”地成为工程科学、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经济活动的工具和基础设施。AI开始以一种与人类认知并行的状态,独立探讨未知领域,未来可能颠覆整个世界。

AI 2.0将成为未来全球科研、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竞争前沿。大模型是AI 2.0最主要的竞争领域,中国大模型生态的构建和商业应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保持总量、规模和速度的基础上,还要提升质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AI发展之路。

熊辉教授曾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商业智能实验室和百度人才智库主任,也是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最年轻当选的华人杰出终身教授。课程中,熊辉教授以《AIGC与商务智能决策》为题,介绍了过去几个月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每天都能够感觉到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冲击。

(图为熊辉老师授课)

熊辉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竞争,本质上是数据创造权、数据所有权的竞争。中国擅长“从1到N”式的技术转化,对于人工智能这一具有潜力的赛道,未来中国的发展不会走得太慢。

熊辉教授还独创性地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与中国文化中的“道法自然”联系起来,用易经中“不易”“简易”和“变易”原则,阐释了人工智能算法、数据挖掘、商业智能、以及人力资源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

(图为参访百望云)

(图为与翠湖科创团队做交流)

「数字中国」企业家还在课前走访了两家清华五道口校友企业——服务于中关村产业园发展的翠湖科创,以及提供财税数字化和数据科技服务的百望云。翠湖科创董事长马超和百望云董事长陈杰,带领高管团队与「数字中国」企业家共同探讨数字经济的产业发展与合作机遇。

开课日历
LEARN MORE 了解更多
高级搜索 公开课程 师资团队

咨询电话:86-10-62799555

微信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