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AI-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火爆,大模型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关注热点,也成为了数字经济和产业创新绕不开的技术趋势。
2023年8月19日-8月20日,清华五道口“数字中国”企业家项目三期班开展了第二模块学习,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京东集团原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走上“数字中国”讲台,解读数字经济、GPT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以及产业新机遇。

(图为:“数字中国”授课现场)
杨学山老师曾牵头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多个部委,组织制订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电子政务、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息安全、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等领域的战略和规划,组织实施了若干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政策与 产业研究,杨学山老师还总结出版了《论信息》《智能原理》《智能工程》等智能三部曲。
杨学山老师以《数字经济与新基建的战略思考》为题,通过新基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案例,介绍了数智时代企业变革的愿景与路径。杨学山老师指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背后原因是数字产品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这意味着数字产品和服务可以无限复制和传播,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数字红利”。
杨学山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基于市场、基于需求、基于利润,以商业价值为中心。企业家要把人的智能、工业智能、人工智能结合成机器智能,在以人为中心、机器智能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人类社会新阶段,把握规律、正步前行、企业长盛。

(图为杨学山老师授课)
周伯文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协同交互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衔远科技创始人。他还曾经担任IBM 美国纽约总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院长、IBM Watson 集团首席科学家、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与 AI 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院长等职务。他作为IEEE院士,已发表上百篇论文,总引用量超16500次,多篇开创性论文单篇引用数千次,是人工智能研究和产业领域的国际领军人才。
周伯文教授以《ChatGPT与Agent:人工智能前沿进展》为题,分享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周伯文教授指出,ChatGPT是协同交互智能的新里程碑,集成了多功能、多模态,探索了下一代操作系统与工具学习平台的发展方向,催生了以大模型为基础的海量应用。AI能否实现经济价值和推动企业增长的关键,是大模型要在垂直领域里结合应用,打造数据、场景的闭环,服务于清晰明确的客户价值和付费模式。
周伯文教授在清华大学创建了协同交互智能研究中心,定下了“3+1”的研究方向,希望建立下一代的可信赖AI,实现多模态交互、人机协同、环境协同。他领衔创始的北京衔远科技,要用产业互联网的创新模式,用大模型驱动数智化转型全链条,帮助企业家打通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产业价值链。

(图为:周伯文教授授课)
“数字中国”企业家们还走进清华大学,在艺术博物馆学习艺术设计思维,在科学博物馆探索科技发展路径,感受清华校园的历史积淀与学习氛围。

(图为:企业家们走进清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