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鞠建东:美退我进,做好准备防范危机冲击|清华五道口云课堂

发布时间:2025-02-13 浏览次数: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大国竞争已成为左右世界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在产业、贸易、科技、金融、安全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政策调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2025年1月25日,清华五道口在线大讲堂特别邀请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围绕“大国竞争与世界秩序重构”主题,深入剖析特朗普再次上台对大国竞争格局产生的多维度影响,同时探讨中国在这一复杂局势中的应对目标、原则和实现路径,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全面且深刻的国际关系与全球秩序重构图景。

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之后,先是推翻了拜登政府颁布的多项总统行政令,随后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视频讲话,提出了涉及投资、经贸、通胀、债务、能源、移民等多个问题的政策主张。鞠建东认为,这些政策主张可以概括成“两增、两降”四个字,即降低通货膨胀和债务,增加美国国内投资和就业。鞠建东评价说,相比拜登政府,特朗普新政府从“政治挂帅”转向“生意挂帅”,表现得就像是“美国总公司”的董事长,虽然比起他的第一届任期变得更加成熟,也更加务实,但不少政策相互矛盾,能否找到平衡点尚待观察。

鞠建东提出,苏联解体后四十余年的世界秩序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其中从2025到2030年,世界秩序将进入以“国家单边利益最大化博弈”为特征的纳什均衡阶段。他认为,在纳什均衡阶段仍然有可能避免陷入“囚徒困境”式的对抗场景,办法就是采取镜像策略,与对方绑定。正如毛泽东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有镜像策略承诺的博弈模型下,纳什均衡是可以实现合作的。但是,鞠建东也强调,镜像策略必须是可信的,不可信则会受到惩罚。

回顾2018年至2024年的中美竞争态势可以发现,中美之间的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背离现象愈加明显(中美名义经济总量的比值从2021年的75%峰值回落至2023年的64%,而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经济总量在2016年超越美国,到2023年已经达到美国的125%),这种背离将给美元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可能引发美国的金融危机。除此之外,美国在大国竞争格局下作为一个“守成国”,在社会、文化、公共政策、宪政和区域安全等方面也存在爆发危机的多重风险,而美国还有以战争来转嫁国内危机的“先例”。一旦如此,人民币将成为最主要的金融风险承担者。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伴随大国竞争而来的风险和变局?鞠建东教授也提出了他的主张,概括成两句话就是“做好危机冲击的准备,以产业升级来保持经济增长”。首先要开放资本账户,同时设立“跨境资本流动累进税”,来建立防范金融危机的防火墙。“只有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才能使美元与人民币共担战争风险,”鞠建东说。第二项应对举措是构建亚洲共同体,在美国退出多边体系后主动维持区域秩序的稳定。第三,要加快绿色转型,接替“铁公基”和房地产,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鞠建东还围绕中国企业出海、特朗普“退群”背景下如何推进绿色事业、绿色转型补贴策略的调整、替代产业的投资机会、如何提振国内消费需求等话题与线上观众展开交流,分享他的专业见解。

“在线大讲堂”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高管教育中心面向公众推出的清华五道口云课堂的重要组成。目前往期各场讲座视频回看和学习资料均已上线,仅在清华五道口云课堂平台独家提供,可以通过“清华五道口”、“清华五道口高管教育”微信公众号,或者访问“清华五道口云课堂”小程序获取。


文字|李其奇

责编|郭冉

终审|赵建伟


开课日历
LEARN MORE 了解更多
高级搜索 公开课程 师资团队

咨询电话:86-10-62799555

微信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