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之时,两会召开之际,AI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仍然是最大的产业热点和投资机遇。
2024年3月15日-3月17日,清华五道口「数字中国」三期班开展第七模块的学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微软原全渠道事业部CTO、微软原大中华区CTO徐明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从经济形势、AI前沿、商业模式等维度,解读龙年的数字经济新机遇。
(图为数字中国师生合影)
王忠民老师是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西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陕西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等职务。王忠民老师还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
王忠民老师以《数字化浪潮中的投资建模》为题,讲授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逻辑与投资逻辑。王忠民老师介绍,产业成长速率从摩尔定律的18个月增长一倍,过渡到黄仁勋定律、奥特曼定律的三个月一次能力大迭代的更高增速。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中,都要踩准了数字化产业逻辑。
王忠民老师表示,工业文明是随着规模的成长边际收益递减,但是数字化平台服务是规模无限性的成长和范围经济无限成长。开源、云服务、联盟,是更好的商业逻辑和投资逻辑。
(图为王忠民老师授课)
徐明强博士曾任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微软大中华地区首席技术官、微软中国区公有云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微软产品和服务策略,帮助大中华地区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具有丰富的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应用的经验。他在博士毕业后,也在曼彻斯特大学开展过研究工作。
徐明强博士以《AI前沿与全球发展》为题,分享ChatGPT、SORA、Gemini、Claude等全球创新背后的思考,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机遇。
徐明强博士介绍,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型、开放式的人工智能生产力,毫无疑问带来了生产力工具的新变革。当繁琐和耗时的收集型任务实现了自动化生成,创新型任务将得到空前的解放。因此,要谈大模型的真正落地,首先需要从现有生产力工具及体系中找到“接口”,提高全员AIGC的意识和素养,培养并招募更多跨领域通才,调整适配企业架构和合作关系,以最大限度释放“人工智能+”的新质生产力。
徐明强博士特别为专注数字化变革的企业家们,介绍了在业务中挖掘AI应用与机会点的方法论,零售、金融、制造、科技等不同行业导入AIGC类应用与能力时应考虑哪些关键因素,以及企业用大模型重构的开发计划,打造兼顾大模型技术的短期局限性和未来能力的路线图。徐明强博士强调,企业以价值链的视野观察所处行业,围绕自己的客户群体,以补链、强链的思维找准优势环节,以大模型为技术支持形成自己的细分解决方案,是有极大机会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突围而出的。
吕廷杰教授是通讯和互联网商业模式专家,曾任北邮校长助理、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还担任一系列信息经济领域的专业职务,包括: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国际电信协会常务理事、工信部科技委委员、电信经济专家委委员。他还同时兼任中国联通外部董事、中国卫通和中通服等企业的独立董事,担任四川省政府、国资委、国务院侨办等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顾问、智库专家。
课程中,吕廷杰教授以《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介绍了从信息经济到数智经济、从万物互联到人工智能、从平台经济到Web3.0革命的三个发展方向。
吕廷杰老师介绍,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沿着两条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依靠能源的变革,社会生产实现从蒸汽机到电力、石油再到太阳能的演进;第二条则围绕信息和数据创造出新技术新业态,典型代表是大模型、5G、WEB3等,它们是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吕廷杰教授强调,数字经济未来真正的成功,不是技术的成功,而是商业应用的成功。如何在每个行业中找到垂直的创新应用,可能是行业领军企业家在数字经济时代抢占产业先机的关键。
(图为吕廷杰教授授课)
「数字中国」企业家们走进小米,参访智能车与AIoT智能家居的最新发展。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基础技术平台部总经理冯宏华、小米集团AI实验室大模型负责人栾剑、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技术合作负责人陈虹雨,分享交流了小米集团的发展历程与“人车家”智慧生态背后的AI创新应用。
(图为走进小米)
「数字中国」项目还邀请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老师,就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思路,解读了宏观形势与2024年的新机遇。
(图为徐洪才老师授课)
文字|数字中国项目组
编辑|李其奇
责编|郭冉
终审|赵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