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术品金融首期班课程模块六“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在山西大同圆满开展。本次课程通过理论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深度解析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的交融之美,助力艺术品金融领域从业者提升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与资产配置能力。

课程邀请到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带来《石窟的观看之道》,从专业视角解读石窟艺术的观赏与研究路径;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讲授《佛教的历史、思想与文化》,梳理佛教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思想内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呈现《中国三大石窟——云冈、龙门、莫高窟概况》,对比分析三大石窟的艺术特色与历史地位;云冈研究院民族融合与发展中心主任王雁卿解读《法相庄严——云冈石窟佛像的服饰文化》,挖掘石窟佛像服饰背后的文化交融密码;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崔晓霞带领学员夜游云冈石窟,沉浸式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云冈研究院副院长何建国组织参观云冈影视厅、院史馆、美术馆及宿白先生纪念馆,探寻云冈石窟的研究历程与文化底蕴。
此外,学员们还前往华严寺、悬空寺、应县木塔开展现场教学,近距离感受山西古建艺术与佛教文化的深厚积淀。多维度的课程设置,让学员们在理论学习中夯实知识基础,在实地考察中深化对佛教文化与石窟艺术价值的理解,为艺术品金融领域的文化传承与资产配置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艺术品金融首期班已经开展了六次课程,课程依托各地丰富的艺术资源,为艺术品金融行业搭建了文化研究与产业实践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文化遗产与金融领域的跨界融合,助力文化传承与资产配置的双向发展。
文字|艺术品金融项目组
编辑|李其奇
责编|郭冉
终审|赵建伟